• 07-25
    自中国优化防控举措后,在经济复苏的预期下,“超额储蓄”的概念被各大机构频繁提及。疫情期间达州股票配资,家庭储蓄持续累积,机构普遍预计去年超额储蓄约为2万亿元人民币。同时,自疫情开始以来银行存款增长近50%——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,2022年全国家庭人民币存款增长了创纪录的17.8万亿元人民币(合2.6万亿美元),与2021年的9.9万亿元人民币相比大幅增加。 各界预计,随着人们对可自由支配物品的信心改善,他们可能开始消费这些储蓄,并将部分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或国内股市等其他资产。摩根士丹利经济...
  • 07-25
    春节满心欢喜出游,不料却遇到“美食刺客”。 日前,有消费者反映,春节期间在北海一家海鲜饭店用餐,结果4个菜花了1500元,这个价格令消费者“好难受”。 无独有偶,近期网上频频出现消费者“就餐被宰”的新闻,“20元6根面条”、“58元烩菜没有肉”,相关话题一经报道立刻引发网友热议。 每逢传统节日,特别是春节,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商品,如交通、旅游等产品,尤其是餐饮,“涨”字总能触动消费者。为何“逢节必涨”?这一怪圈又该如何破? 消费者遭遇“美食刺客” 据报道,1月24日,消费者一行4人到广西北海...
  • 07-25
    “货物贸易跨境资金净流入较快增长,外资投资境内债券规模保持较高水平。”王春英分析,在我国外贸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支撑下股票股票配资,5月货物贸易项下跨境资金净流入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23%和76%,净流入规模创2023年下半年以来单月新高,持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。同时,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较强,5月净买入境内债券320亿美元,环比增长86%,处于历史较高水平。此外,境内主体对外各类投资更加平稳有序。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,MLF利率与同业存单利率利差倒挂程度加大,银行对ML...
  • 07-25
   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公布“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”,分别是:“价格刺客”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;“科技与狠活”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;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“求美”消费需求释放;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;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;“菜刀不能拍蒜”争议警示企业须尊重消费者权益;电商平台“保价”服务被指“套路”消费者;“密室逃脱”“剧本杀”等沉浸式娱乐形式隐藏不安全因素;知网涉嫌垄断被罚事件警示平台发展不可忽视消费者权益;网络游戏停服删档引发虚拟财产侵权争议。中消协...
  • 07-25
    盘面上,昨日大涨的PEEK材料、光刻机等概念今日走弱。光伏概念震荡走低,隆基绿能跌超4%,股价再创年内新低。据Wind数据显示,6月19日当周,光伏玻璃价格全线下跌,其中,2.0mm镀膜光伏玻璃跌幅居前,较上周下跌8.11%报17元/平方米,创2024年4月以来新低。 “如果早知道酒店用那么多预制菜,我们肯定不会定这家了,感觉没档次,更怕来宾觉得我们没诚意。” 不久前,浙江杭州一对新人为了能给亲朋好友留下一场难忘的婚宴,特意选了市区一家知名酒店,定了一款价格不菲的宴会套餐,但婚宴后新人被亲友悄...